逸致生活

月亮上的垂耳兔下一句

快知识   逸致生活   2022-03-04   299381

月亮上的垂耳兔下一句是爱上了月亮,其实这是一句现代文案,它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句式,所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表达不同的意思。垂耳兔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兔子,不过说到月亮上的垂耳兔,很多人会联想到月亮上的玉兔,可爱又单纯。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面,在月宫之中居住者玉兔,还有嫦娥,嫦娥跟玉兔常年为伴,而玉兔是一只特别白的小兔子非常的聪明,他跟嫦娥一直作伴,所以每次说到月亮,很多人都会想到玉兔,这里所说的月亮上的垂耳兔,其实更进一步就是比喻那些特别清纯的小姑娘。

商代文物中已有玉兔神话观的表现,体现为商周以来的玉兔形象。

战国时代,屈原在《天问》:“夜光何德,死则又育?厥利维何,而顾菟在腹?”(月亮具有什么特性,消亡了又再长起?那好处是什么,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?)

汉代,《乐府诗集》中已有“白兔长踠捣药虾蟆丸〞的句子。晋傅玄也在他的诗中说“免捣药月间安足道。”“月中何有,玉兔捣药。”王逸注释《天问》,指“菟”就是兔子,并且说他看到有的版本就直接写成“兔”字。

唐代,柳宗元在《天对》:“玄阴多缺,爰感厥兔,不形之形,唯神是类。”(月亮表面有许多缺陷,这些缺陷被看成了兔形,其实形状并不很像,兔子只是人们想象的神态罢了。)

宋代,朱熹解释“顾菟”,是兔子的名字。

明代,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:“纸肆市月光纸,绩满月像,趺坐莲花者,月光偏找菩萨也。华夏月轮桂殿,有兔杵而人立,捣药臼中。纸小者三寸,大者丈,致工者金碧缤纷[8]。”纪坤《戏题》诗小序中说,“京师中秋节,多以泥抟兔形,衣冠踞坐如人状,儿女祀而拜之。”